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资讯 >> 详情
【理通三迤】让“搭子友谊”有“量”更有“质”
来源: 云南网      时间:2023-07-05 10:37:57


(资料图)

作者:赵磊

最近,一种被称为“搭子”的新型社交方式在年轻人中盛行,“搭子文化”是指因某一共同兴趣爱好或共同需求而结合成的社交关系,比如:饭搭子、逛街搭子、学习搭子、旅游搭子,良好的“搭子”关系能起到互相激励、互相进步、互相监督的作用。“万物皆可搭”,党员干部也不妨借鉴这种交往方式,在干事创业中维护好和理论学习、人民群众、自律自省的“搭子友谊”,同学同行、共同成长,争做有理想、敢担当、能吃苦、肯奋斗的新时代好干部。

下功夫、重实效,在比学赶超中当好“学习搭子”。理论是行动的先导,加强理论学习,用理论武装思想、指导实践,一直都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。实际工作中,有不少党员干部的自学能力与工作年限成反比,工作时间越长,自学能力越弱,突出表现为“三分钟热度”,往往“心动”久矣,行动迟缓。理论学习是一个由表及里、由浅入深的过程,党员干部要明白“理不学则不知,学不深则不通”的道理,摒弃“囫囵吞枣”“走马观花”的错误方法,坚持把自己摆进去、把工作摆进去、把职责摆进去,不折不扣、原原本本读原著、学原文、悟原理,对于易混淆、易遗忘的知识要多看“是什么”,对于不理解、不明白的内容要勤问“为什么”,在学习记录本中要做好笔记,标出重点、突出关键,深入浅出把“厚书读薄”,在“点”上发力,全方位构建理论学习提升体系,使学习取得真实效、获得真成果。

勤调研、摸实情,在促膝长谈中当好“群众搭子”。知屋漏者在宇下,知政失者在草野。调查研究只有深入基层、深入实践,才能得到最真实、第一手的材料。党员干部要主动走出机关大院,深入实际、深入基层、深入群众,通过党群座谈会、现场走访、设立意见箱等方式,悉心听取党员干部、困难群众、乡贤能人等不同群体意见,做到集思广益、兼听则明。要主动淡化“官念”、放下“官架”,坚持从群众中来、到群众中去,深入生产车间,走进背街里巷,下到田野院坝,同群众“坐在一条板凳上”交朋友、拉家常,让群众主动掏出心窝子,打开话匣子,围绕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,多方位、多层次、多渠道地了解情况、听取意见、搜集材料,集中群众的智慧和经验,提出解决问题、改进工作的措施办法,真正做到问需于民、问计于民、求解于民。

知敬畏、守底线,在常思己过中当好“自律搭子”。“清风两袖朝天去,不带江南一寸棉。”近年来,干部腐败年轻化愈发明显,在面临形形色色的社会现实影响时,少数年轻干部由于工作时间短,缺乏经验,有时会在利己和利他、小我和大我、问题的是非曲直等方面遇到困惑和诱惑,如果守不住心神,就可能在“糖衣炮弹”面前丧失了自己干工作的原则和底线。新征程上注定会有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考验,党员干部要勤掸“思想尘”、多思“贪欲害”、常破“心中贼”,经常扪心自问,自检自省、自我约束,保持清醒头脑,从最近身的地方构筑起预防和抵制特权的“防护网”,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。要始终保持严肃的生活作风、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,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在大事上泾渭分明,在小节上从严把握,不断净化自己的“生活圈”“娱乐圈”和“社交圈”,慎重对待朋友交往,多同普通群众交朋友,多同基层党员交朋友,多同先进模范交朋友。

标签:

广告

X 关闭

广告

X 关闭